zhī zuò
Zuò dān
zuò huì
dòng zuò
zuò liàng
zuò gōng
cāo zuò
shī zuò
zuò lín
zuò yòng
zuò wén
zuò bǎo
zuò luàn
yáng zuò
gù zuò
zuò shì
zuò yè
年級字:作(P2) 業(P2)
詞性:名詞,動詞
學校佈置的功課;為完成生產和軍事訓練任務等而佈置的活動。
jiàn zuò
dài zuò
年級字:代(P2) 作(P2)
詞性:動詞
遞相出現。
例:《孟子·滕文公下》:“ 堯舜既沒,聖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壞宮室以為污池,民無所安息,棄田以為園囿,使民不得衣食。” 趙岐注:“亂君更興。” 焦循正義:“《説文》:'代,更也。代作,謂更代而作,非一君也。'”
lì zuò
zuò huà
年級字:作(P2) 畫(P1)
詞性:動詞
繪畫。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漫畫而又漫畫》:“我才知道畫家作畫時候的調色、配色之類,都是多事。”
zuō nòng
jiā zuò
年級字:佳(P4) 作(P2)
詞性:名詞
傑作出眾的文藝作品
例:孝文頻登北芒寺,親讀碑文,稱為佳作。 --《北史.馮熙傳》
近來影視佳作不斷出現
láo zuò
zuò jiā
chuàng zuò
Gǎn zuò
xiàzuo
年級字:下(P1) 作(P2)
1.无耻;下流 。2.(greedy)[方言]∶〖吃东西〗又贪又馋 。
zhuāng zuò
zuò gèng
zhù zuò
年級字:著(P2) 作(P2)
詞性:名詞
著述-「著」字原本的寫法是「箸」, 戰國後出現「著」, 之後再有「着」。
- 國內和香港有用「著」和「着」,一般「着」字放在助詞之後。
- 台灣地區主要用「著」。
1. 撰述。古代專指撰寫詩文,包括文學與學術作品。2. 運用創造才能或經過創造性努力而產生的作品。
míng zuò
chǎo zuò
zuò zhàn
zuò wù
年級字:作(P2) 物(P1)
詞性:名詞
1.猶造物。主宰萬物之神2.農作物的簡稱。如:高產作物;作物一年兩熟
shǐ zuò
zuò pǐn
shì zuò
zuò pài
fù zuò
zuò bà
shā zuò
yùn zuò
jié zuò
zuò yǔ
年級字:作(P2) 與(P2)
詞性:副詞
1. 起,興起,現在起。2. 從事,做工。
3. 舉行,進行。
4. 幹出,做出,表現出,製造出。
5. 當成,充當。
6. 創造。
7. 同“做”。
8. 從事某種活動。
zuō yī
zuò qǔ
zuò xīng
zhǒng zuò
年級字:種(P1) 作(P2)
詞性:動詞
猶耕作。
《東觀漢記·張堪傳》:“﹝ 堪﹞為漁陽太守,有惠政,開治稻田八千餘頃,教民種作,百姓以殷富。” 晉陶潛《桃花源記》:“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宋岳飛《奏郾城縣並絳州垣曲縣捷狀》:“見行撫存,人戶安業,依舊種作。”
zuò gěng
xié zuò
xīn zuò
年級字:新(P1) 作(P2)
詞性:名詞
1. 新造。
《左傳·僖公二十年》:“春,新作南門。” 唐韓愈《處州孔子廟碑》:“獨處州刺史鄴侯李繁至官,能以為先,既新作孔子廟,又令工改為顏子至子夏十人像。”2. 新作品;新著作。
唐張喬《再題敬亭清越上人山房》詩:“久別多新作,長吟洗俗愁。” 宋歐陽修《讀張李二生文贈石先生詩》:“先生示我何矜誇,手攜文編謂新作。” 清李漁《閒情偶寄·詞曲上·音律》:“吾知舉世之人不約而同皆以'續貂'、'蛇足'四字為新作之定評矣。” 魯迅《書信集·致蕭軍》:“ 中國作家的新作,實在稀薄得很。”
zuò rén
zuò jiǎ
年級字:作(P2) 假(P1)
詞性:名詞
虛偽,
虛假1.製造假冒偽劣商品;以假充真;以次充好2.耍手腕;玩弄伎倆
3.為人不坦率,假裝客氣
zuò niè
年級字:作(P2) 孽(P0)
詞性:動詞
造福製造災難;引申指作亂,作惡;謂遭罪受苦;可憐(四川、吳語方言)。
zuò kè
zuò wéi
年級字:作(P2) 為(P2)
詞性:名詞,動詞,介詞
當作所作所為,行為;可以做的事;做出成績;當作;就人的某種身份或事物的某種性質來說。
hé zuò
qiáng zuò
年級字:強(P2) 作(P2)
詞性:動詞
1.勉力而做。
例:《孔叢子·執節》:“ 魏安釐王問天下之高士, 子順曰:'世無其人也。抑可以為次,其魯仲連乎?'王曰:' 魯仲連強作之者,非體自然也。'答曰:'人皆作之,作之不止,乃成君子。'”
2.勉強裝作。
例:宋蘇軾《題<文選>》:“ 淵明《閒情賦》,正所謂國風好色而不淫,正使不及《周南》,與屈宋所陳何異?而統乃譏之,此乃小兒強作解事者。” 魏巍《東方》第三部第七章:“他臉色蒼白,強作鎮靜地站在鄧軍面前。”
zuò àn
zuò fēng
年級字:作(P2) 風(P1)
風格在思想、工作和生活等方面表現出來的態度或行為;文藝家或作品的風格
zuò zhèng
zuò máng
zuò bàn
zuò fèi
Huī zuò
zào zuò
zuò ǒu
xiě zuò
gǎi zuò
年級字:改(P2) 作(P2)
詞性:動詞
1. 重製;另制。
《詩·鄭風·緇衣》:“緇衣之蓆兮,敝予又改作兮。” 清 劉大櫆 《李節婦傳》:“衣敝則為改作。”2. 更改;變更。
《論語·先進》:“ 魯人為長府。 閔子騫曰:'仍舊貫,如之何?何必改作!'”《漢書·外戚傳下·孝成許皇后》:“君子之道,樂因循而重改作。” 唐白居易《議百司食利錢》:“弊既滋深,法宜改作。”《續資治通鑑·宋哲宗元符三年》:“ 京( 蔡京)好大喜功,鋭於改作,若果大用,必變亂舊政。”
3. 改成。
明楊慎《升庵詩話·偃曝》:“ 孟浩然:'草堂時偃曝,蘭枻日周旋。'偃曝,謂偃臥曝背也……今刻孟詩,不知其出處,改作'掩曝',可笑。”《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五回:“明明借我的一萬銀子,硬改作一百。”
gēng zuò
gǔ zuò
zuò fǎ
年級字:作(P2) 法(P1)
詞性:名詞
做法
用模子鑄造金屬品的作法要比有記載的歷史早作文的方法
制定法律
舊時指道士施行法術
zuò zhě
zuò dá
年級字:作(P2) 答(P2)
詞性:動詞
1. 做出回答。
沙汀 《意外》:“ 李濤 並未立刻作答。因為他也已經想通了這是搶劫,正在籲著氣嘻開嘴笑。”2. 指覆信。
清林則徐《致梁章鉅書》:“所以遲遲未遑作答者,始以沾疾牽纏,旋止旋發。” 清林則徐《致蘇廷玉書》:“即或勉強作答,亦斷不能詳盡。” 夏丏尊葉聖陶《文心》十六:“上聯'不好詣人貪客過',下聯'慣遲作答愛書來'。”
zuò jù
zuó jiàn
zhèn zuò
jūn zuò
gōng zuò
dàng zuò
yòng zuò
Zuò guān
jù zuò
年級字:劇(P3) 作(P2)
詞性:名詞
戲劇作品。
例:孫犁 《澹定集·燼馀書札》:“作家晚年,多病,因與劇院發生聯繫,此一時期創作多為劇作。”
zuò zhǔn
zuò è
zuò péi
zuò xì
年級字:作(P2) 戲(P2)
詞性:動詞
1.作戲法;做遊戲。
例:《太平廣記》卷七一引晉葛洪《神仙傳·葛玄》:“諸書生請玄作可以戲者, 玄時患熱,方仰臥……答曰:'熱甚,不能起作戲。'”《紅樓夢》第五三回:“所有賀節來的親友,一概不會,只和薛姨媽李嬸娘二人説話隨便,或和寶玉寶釵等姐妹趕圍棋摸牌作戲。”
2.作耍,開玩笑。
例:宋朱淑真《念奴嬌·催雪》詞之二:“佳人作戲,碎揉些子拋擲。”《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九:“雖如此説, 懶龍果然與人作戲的事體多。”《西遊記》第六八回:“有那遊手好閒的,並那頑童們,烘烘笑笑,都上前拋磚弄瓦,與八戒作戲。”
zuò yuè
zhì zuò
年級字:製(P3) 作(P2)
詞性:名詞,動詞
製造,
建造1. 指禮樂等方面的典章制度。
2. 製造 - 生產。
3. 作品 - 創作、寫作、撰述。
chēng zuò
zuò shī
zuò xiǎng
zuò suì
suàn zuò
年級字:算(P2) 作(P2)
詞性:動詞
當作,
看成猶當作。
魯迅《南腔北調集·<自選集>自序》:“我的作品在《新青年》上,步調是和大家大概一致的,所以我想,這些確可以算作那時的'革命文學'。” 徐遲《哥德巴赫猜想·向著二十一世紀》:“如果也把三十八年算作一揮間,那麼彈指一揮間,就已到了二○一五年了。”
zuò xié
zuò tài
bǐ zuò
zuò nán
Yǐn zuò
zuò bì
zuò tòng
年級字:著(P2) 作(P2) 權(P5)
詞性:名詞
-「著」字原本的寫法是「箸」, 戰國後出現「著」, 之後再有「着」。
- 國內和香港有用「著」和「着」,一般「着」字放在助詞之後。
- 台灣地區主要用「著」。
一個國家或社會對寫作和創作的權力和義務的法制,一般給予創者根據知識版權保護法在相關地域進行合法註冊版權,享受被法律保障的權力。
年級字:惡(P3) 作(P2) 劇(P3)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嬰寧》:“觀其孜孜憨笑,似全無心肝者,而牆下惡作劇,其黠孰甚焉!”
年級字:絕(P4) 筆(P1) 作(P2)
詞性:名詞
年級字:小(P1) 作(P2) 家(P1)
詞性:名詞
年級字:工(P1) 作(P2) 坊(P5)
詞性:名詞
常見詞組體驗坊,
學習坊集體培訓或學習的地方。
一般指手工業工場。但多應用團隊集體培訓或學習的地方。
年級字:多(P1) 寫(P1) 作(P2)
詞性:動詞
多寫
年級字:隨(P3) 人(P1) 作(P2) 計(P2)
年級字:點(P1) 金(P1) 作(P2) 鐵(P3)
用以比喻把好文章改壞。也比喻把好事辦壞。同“點金成鐵”。
清·朱之瑜《答野傳書》之八:“尊作遵命僭筆改竄奉上,仍恐點金作鐵,貽笑後人耳。”
年級字:推(P2) 濤(P5) 作(P2) 浪(P1)
作:興起。推動波濤,掀起浪頭。比喻助長壞人壞事,煽動情緒,製造事端。
年級字:胡(P1) 作(P2) 胡(P1) 爲(P2)
洪深《趙閻王》第六幕:“我沒有法子,只好依從,到後來溜了手,才胡作胡爲的呀!”
年級字:俾(P0) 晝(P4) 作(P2) 夜(P2)
年級字:認(P2) 賊(P3) 作(P2) 父(P1)
華而實《漢衣冠》三:“鄭成功臉色發白,全然失去了希望,他悲憤地昂起頭,一字一音地說:‘你認賊作父!’”
年級字:再(P1) 作(P2) 馮(P0) 婦(P2)
《孟子·盡心下》:“晉人有馮婦者,善搏虎,卒爲善士;則之野,有衆逐虎,虎負嵎,莫之敢攖;望見馮婦,趨而迎之,馮婦攘臂下車,衆皆悅之,其爲士者笑之。”
年級字:尋(P3) 歡(P1) 作(P2) 樂(P2)
清·吳梅《風洞山》附《先導》:“風塵傾洞,天地丘墟,這班人兒還要演起戲來尋歡作樂。”
年級字:炊(P0) 沙(P2) 作(P2) 飯(P1)
唐·顧況《行路難》詩:“君不見擔雪塞井徒用力,炊沙作飯豈堪吃?”一本作“炊砂作飯”。
年級字:胡(P1) 作(P2) 非(P2) 為(P2)
胡:亂;非:不對。不顧法紀或輿論,毫無顧忌地做壞事。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十二回:“或誣好吃懶做,或誣胡作非為。”
年級字:俾(P0) 夜(P2) 作(P2) 晝(P4)
唐·白行簡《李娃傳》:“四令生斥棄百慮以志學,俾夜作晝,孜孜矻矻。”
年級字:述(P6) 而(P1) 不(P1) 作(P2)
述:闡述前人學說;作:創作。指只敘述和闡明前人的學說,自己不創作。
年級字:爲(P2) 人(P1) 作(P2) 嫁(P3)
原意是說窮苦人家的女兒沒有錢置備嫁衣,卻每年辛辛苦苦地用金線刺鄉,給別人做嫁衣。比喻空爲別人辛苦。
唐·秦韜玉《貧女》詩:“苦爲年年壓金線,爲他人作嫁衣裳。”
年級字:唱(P1) 沙(P2) 作(P2) 米(P1)
清·李漁《閒情偶寄·詞曲·賓白》:“予所謂多,謂不可刪逸之多,非唱沙作米、強鳧變鶴之多也。”
年級字:認(P2) 仇(P4) 作(P2) 父(P1)
把仇敵當作父親。比喻甘心賣身投靠敵人。同“認賊作父”。
方誌敏《可愛的中國》:“朋友,雖然在我們之中,有漢奸,有傀儡,有賣國賊,他們認仇作父,爲虎作倀,但他們那班可恥的人,終竟是少數。”
年級字:著(P2) 作(P2) 等(P2) 身(P1)
詞性:形容詞
常見詞組-「著」字原本的寫法是「箸」, 戰國後出現「著」, 之後再有「着」。
- 國內和香港有用「著」和「着」,一般「着」字放在助詞之後。
- 台灣地區主要用「著」。
《宋史·賈黃中傳》:“黃中幼聰悟,方五歲,玭每旦令正立,展書卷比之,謂之等身書,課其誦讀。”
年級字:見(P1) 機(P2) 而(P1) 作(P2)
年級字:作(P2) 嫁(P3) 衣(P1) 裳(P2)
唐·秦韜玉《貧女》詩:“苦恨年年壓金線,爲他人作嫁衣裳。”
年級字:為(P2) 非(P2) 作(P2) 歹(P2)
元·尚仲賢《柳毅傳書》:“我且拿起來,只一口將他吞於腹中,看道可還有本事為非作歹。”
年級字:惺(P0) 惺(P0) 作(P2) 態(P2)
年級字:拿(P2) 班(P2) 作(P2) 勢(P3)
清·曹雪琴《紅樓夢》第二十三回:“鳳姐因見他素日不大拿班作勢的,便依允了。”
年級字:執(P4) 柯(P1) 作(P2) 伐(P5)
執:拿着;柯:斧頭柄;伐:採伐。手執斧頭去採伐。指給人做媒。
《詩經·豳風·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
年級字:謀(P4) 道(P1) 作(P2) 舍(P2)
造房子請教路人。比喻人多嘴雜,意見紛紛,辦不成事。
年級字:無(P2) 所(P2) 作(P2) 為(P2)
作為:作出成績。沒有做出任何成績。指工作中安於現狀,缺乏創造性。
年級字:別(P1) 作(P2) 良(P1) 圖(P2)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八十一回:“願陛下納秦宓金石之言,以養士卒之力,別作良圖,則社稷幸甚!天下幸甚!”
年級字:胡(P1) 作(P2) 非(P2) 爲(P2)
胡:亂;非:不對。不顧法紀或輿論,毫無顧忌地做壞事。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十二回:“或誣好吃懶做,或誣胡作非爲。”
年級字:使(P2) 心(P1) 作(P2) 倖(P6)
年級字:作(P2) 壁(P2) 上(P1) 觀(P2)
詞性:動詞
成語壁:壁壘。原指雙方交戰,自己站在壁壘上旁觀。後多比喻站在一旁看着,不動手幫助。
源於楚漢爭霸年代,西元前207年-西元前202年。
《史記·項羽本紀》:“及楚擊秦,諸將皆從壁上觀。”
年級字:交(P1) 能(P1) 易(P2) 作(P2)
年級字:當(P2) 家(P1) 作(P2) 主(P1)
本指主管家政,有權對家事做出決定。比喻在單位或國家中居主人翁地位。
沙汀《風浪》:“申大嫂可以說是全家真正當家作主的人,申大哥也事事聽她安排。”
年級字:得(P1) 意(P1) 之(P2) 作(P2)
曹靖華《哪有閒情話年月》:“作者彷彿要爲我開小型展覽會似的,把自己的得意之作都陳列在我面前了。”
年級字:精(P2) 耕(P2) 細(P1) 作(P2)
毛澤東《做革命的促進派》:“我們靠精耕細作吃飯,人多一點,還是有飯吃。”
年級字:成(P1) 雙(P2) 作(P2) 對(P1)
元·無名氏《百花亭》第三折:“假若是怨女曠夫,買吃了成雙作對。”
年級字:成(P1) 佛(P3) 作(P2) 祖(P1)
《白雪遺音·馬頭調·小尼姑》:“成佛作祖待作甚麼?陳妙常也曾還俗過。”
年級字:自(P1) 我(P1) 作(P2) 故(P1)
唐·劉知己《史通·稱謂》:“唯魏收遠不師古,近非因俗,自我作故,無所憲章。”
年級字:孤(P3) 軍(P2) 作(P2) 戰(P4)
孤立無援的軍隊單獨奮戰。比喻單獨辦事,沒有人支援。
《隋書·虞慶則傳》:“由是長儒孤軍奮戰,死者十八九。”
年級字:作(P2) 好(P1) 作(P2) 歹(P2)
年級字:始(P2) 作(P2) 俑(P6+) 者(P1)
俑:古代殉葬用的木製或陶製的俑人。開始製作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壞事的人。
《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爲其象人而用之也。”
年級字:妝(P4) 模(P2) 作(P2) 樣(P1)
清·李漁《蜃中樓·雙訂》:“你們兩個起先那樣愛他,如今走到面前,又這等妝模作樣。”
年級字:作(P2) 威(P3) 作(P2) 福(P1)
原意是只有君王才能獨攬權威,行賞行罰。後泛指憑藉職位,濫用權力。
《尚書·洪範》:“惟闢作福,惟闢作威,惟闢玉食。臣無有作福作威玉食。”
年級字:百(P1) 廢(P4) 具(P1) 作(P2)
清·管同《恩縣四女祠碑》:“陽湖孫使君督糧山東,起痿瞭矇,百廢具作。”
年級字:故(P1) 作(P2) 玄(P3) 虛(P4)
《十月》1981年第1期:“‘你知道我們兩個之間的關係嗎?’我眉毛一揚,故作玄虛地問她。”
年級字:拿(P2) 糖(P2) 作(P2) 醋(P5)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01回:“這會子替奶奶辦了一點子事,況且關會着好幾層兒呢,就這幺拿糖作醋的起來,也不怕人家寒心?”
年級字:天(P1) 作(P2) 之(P2) 合(P1)
合:配合。好象是上天給予安排,很完美地配合到一起。祝人婚姻美滿的話。
《詩經·大雅·大明》:“天監在下,有命既集,文王初載,天作之合。”
年級字:大(P1) 有(P1) 作(P2) 為(P2)
清·畢沅《續資治通鑑·宋紀理宗景定四年》:“仁宗治效浹洽,神宗大有作為。”
年級字:拿(P2) 腔(P5) 作(P2) 調(P4)
老舍《四世同堂》:“冠先生拿腔作調的說:‘請太太不要發脾氣!’說罷,戴起帽子,懶洋洋的走出去。”
年級字:染(P3) 舊(P2) 作(P2) 新(P1)
宋·李斠《答黃著作書》:“今之學者……但誦得古文十數篇,拆南補北,染舊作新,盡爲名士矣,何工拙之辨哉?”
年級字:無(P2) 所(P2) 不(P1) 作(P2)
年級字:朋(P1) 比(P1) 作(P2) 奸(P3)
年級字:興(P2) 妖(P3) 作(P2) 怪(P1)
明·周輯《西湖二集·救金鯉海龍王報德》:“巡海夜叉道:’你那裏得這幾件物事,在此興妖作怪!”
年級字:無(P2) 風(P1) 作(P2) 浪(P1)
比喻平白無故地生出事來。有故意製造事端的意思。同“無風起浪”。
魯迅《集外集·咬嚼未始“乏味”》:“原文雲:卻於‘她’字沒有諷過。答曰:那是譯 She 的,並非無風作浪。”
年級字:炊(P0) 沙(P2) 作(P2) 糜(P0)
宋·黃庭堅《送王郎》詩:“炊沙作糜終不飽,鏤冰文字費工巧。”
年級字:打(P1) 恭(P2) 作(P2) 揖(P0)
明·李贄《因記往事》:“嗟乎!平居無事,只解打恭作揖,終日匡坐,同於泥塑。”
年級字:畫(P1) 地(P1) 作(P2) 獄(P4)
漢·劉向《說苑·貴德》:“俗語云:‘畫地作獄,議不可入;刻木爲吏,期不對。’此皆疾吏之風,悲痛之辭也。”《漢書·路溫舒傳》引作“畫地爲獄”。
年級字:矯(P4) 揉(P5) 造(P1) 作(P2)
年級字:又(P1) 作(P2) 別(P1) 論(P2)
魯迅《朝花夕拾·五猖會》:“他們既然是五猖,便也無法可想,而且自然也就‘又作別論’了。”又《無常》:“這自然是專就我的故鄉而言,若是‘模範縣’裏的人民,那當然又作別論。”
年級字:倚(P5) 作(P2) 媚(P4)
倚:憑藉;姣:美好;媚:迷人。憑着自己美貌,任意撒嬌胡鬧。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七十九回:“先時不過挾制薛蟠,後來倚姣作媚,將及薛姨媽,後將至寶釵。”
年級字:即(P1) 興(P2) 之(P2) 作(P2)
即興:根據當時的興致和感覺;作:作品。根據當時的感受而寫成的作品。
年級字:白(P1) 日(P1) 作(P2) 夢(P3)
劉紹棠《狼煙》二十二:“金鑲玉走進艙去,嘻笑道:‘老昏君白日作夢,自以爲是九五之尊,不肯有失萬歲爺的身份,迎接一位七品縣令。’”
年級字:通(P3) 力(P1) 合(P1) 作(P2)
《論語·顏淵》:“盍徹乎”朱熹注:“一夫受田百畝,而與同溝共井之人通力合作,計畝均收。”
年級字:故(P1) 作(P2) 高(P1) 深(P2)
本來並不高深,故意裝出高深的樣子。多指文章故意用些艱深詞語,掩飾內容的淺薄。
年級字:苦(P1) 中(P1) 作(P2) 樂(P2)
宋·陳造《同陳宰黃簿遊靈山八首》自注:“宰運:‘吾輩可謂忙裏偷閒,苦中作樂。’”
年級字:誤(P5) 作(P2) 非(P2) 爲(P2)
年級字:不(P1) 愧(P4) 不(P1) 作(P2)
《孟子·盡心上》:“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
年級字:自(P1) 作(P2) 解(P2) 人(P1)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非但能言人不可得,正索解人亦不得。”
年級字:裝(P1) 模(P2) 作(P2) 樣(P1)
宋·史浩《荊釵記傳奇》:“裝模作樣,惱吾氣滿胸膛。”
年級字:再(P1) 作(P2) 道(P1) 理(P2)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三:“桂娘一定在裏頭,只作三不知闖將進去,見他時再作道理。”
年級字:翻(P2) 天(P1) 作(P2) 地(P1)
明·馮夢龍《醒世恆言》第二十七卷:“李雄見打得這般光景,暴躁如雷,翻天作地,鬧將起來。”
年級字:逢(P4) 場(P2) 作(P2) 樂(P2)
明·沈受先《三元記·開宗》:“對酒當歌須慷慨,逢場作樂任優遊。”
年級字:有(P1) 所(P2) 作(P2) 爲(P2)
先秦·孟軻《孟子·離婁下》:“人有不爲也,而後可以有爲。”
年級字:自(P1) 作(P2) 聰(P3) 明(P1)
自以爲聰明而亂作主張。指過高地估計自己,主觀地辦事。
《尚書·蔡仲之命》:“無作聰明,亂舊章。”宋·洪邁《容齋隨筆》卷十四:“嚴州分水縣,故額草書‘分’字,縣令自作聰明者,謂草體非宜,自真書三字刻而立之。”
年級字:裝(P1) 怯(P4) 作(P2) 勇(P2)
魯迅《墳·“費厄潑賴”應該緩行》:“我以爲‘打死老虎’者,裝怯作勇,頗含滑稽,雖然不免有卑怯之嫌,卻怯得令人可愛。”
年級字:推(P2) 聾(P3) 作(P2) 啞(P4)
年級字:亂(P2) 作(P2) 胡(P1) 爲(P2)
年級字:無(P2) 知(P1) 妄(P4) 作(P2)
年級字:巧(P2) 作(P2) 名(P2) 目(P1)
指巧立名目。變着法定出一些名目來達到某種不正當的目的。
年級字:五(P1) 行(P1) 八(P1) 作(P2)
老舍《龍鬚溝》第一幕:“五行八作,就沒你這一行。”
年級字:逢(P4) 場(P2) 作(P2) 趣(P3)
沈從文《八駿圖·顧問官》:“他那神氣似真非真,因爲是師長的老部屬,平時又會逢場作趣,這時節乘順水船就來那麼一手。”
年級字:見(P1) 幾(P1) 而(P1) 作(P2)
幾:苗頭;作:行動。指發現一點苗頭就立刻採取措施。
年級字:打(P1) 拱(P4) 作(P2) 揖(P0)
孔厥、袁靜《新兒女英雄傳》第十四回:“大老鴰嚇得直不起腰來,打拱作揖的說。”
年級字:無(P2) 所(P2) 作(P2) 爲(P2)
作爲:作出成績。沒有做出任何成績。指工作中安於現狀,缺乏創造性。
停止的論點,悲觀的論點,無所作爲和驕傲自滿的論點,都是錯誤的。
年級字:圖(P2) 作(P2) 不(P1) 軌(P5)
年級字:裝(P1) 腔(P5) 作(P2) 態(P2)
元·無名氏《殺狗勸夫》第四折:“教那廝越裝模,越作勢。”
年級字:令(P2) 人(P1) 作(P2) 嘔(P6)
年級字:屋(P1) 下(P1) 作(P2) 屋(P1)
年級字:遁(P0) 名(P2) 改(P2) 作(P2)
年級字:犯(P4) 上(P1) 作(P2) 亂(P2)
《論語·學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
年級字:自(P1) 動(P1) 製(P3) 作(P2)
詞性:名詞,動詞,形容詞
自動製造【常用詞組】
「自動」不用人力而用機械、電氣等裝置直接操作的。 自己主動。「製作」作品 - 創作、寫作、撰述。
年級字:通(P3) 同(P1) 作(P2) 弊(P5)
作弊:用欺騙的手段做違法亂紀或不合規定的事情。串通一起做壞事。
元·白樸《牆頭馬上》第三折:“你與孩兒通同作弊,亂我家法。”
年級字:作(P2) 善(P2) 降(P2) 祥(P2)
《尚書·伊訓》:“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
年級字:楚(P2) 楚(P2) 作(P2) 態(P2)
況周頤《蕙風詞話》卷一:“凡人學詞,功候有淺深,即淺亦非疵……楚楚作態,乃是大疵,最宜切忌。”
年級字:分(P2) 工(P1) 合(P1) 作(P2)
沈從文《常德的船》:“有些家中人說不定還留在縣裏,經營一種不必要本錢的職業,分工合作,都不閒散。”
年級字:重(P1) 作(P2) 馮(P0) 婦(P2)
趙師傅不當苦力已有十多年了,迫於生計艱難,現在只能~。
年級字:壓(P2) 卷(P2) 之(P2) 作(P2)
壓:超過。指詩文書畫中能超過其它同類作品的、最出色的作品。
年級字:拿(P2) 腔(P5) 作(P2) 勢(P3)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十二五回:“那賈環便來到王夫人炕上坐着,命人點了蠟燭,拿腔作勢的抄寫。”
年級字:弄(P2) 虛(P4) 作(P2) 假(P1)
年級字:作(P2) 繭(P6) 自(P1) 縛(P6)
蠶吐絲作繭,把自己裹在裏面。比喻做了某件事,結果使自己受困。也比喻自己給自己找麻煩。
唐·白居易《江州赴忠州至江陵已來舟中示舍弟五十韻》詩:“燭蛾誰救護,蠶繭自纏縈。”宋·陸游《劍南詩稿·書嘆》:“人生如春蠶,作繭自纏裹。”
年級字:敢(P2) 作(P2) 敢(P2) 爲(P2)
《隋唐演義》六十九回:“敢作敢爲,並不知宮中忌憚。”
年級字:一(P1) 行(P1) 作(P2) 吏(P0)
三國魏·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遊山澤,觀魚鳥,心甚樂之。一行作吏,此事便廢。”
年級字:忿(P0) 然(P2) 作(P2) 色(P1)
《孫臏兵法·威王問》:“田忌忿然作色:‘此六者,皆善者所用,而子大夫曰非其急者也。然則其急者何也?’”
年級字:煎(P3) 水(P1) 作(P2) 冰(P1)
《三國志·魏志·高堂隆傳》:“以若所爲,求若所致,猶緣木求魚,煎水作冰,其不可得,明矣。”
年級字:裝(P1) 瘋(P3) 作(P2) 傻(P3)
鄭振鐸《桂公塘》八:“賈餘慶在飲酒中間,裝瘋作傻,詆罵南朝人物無所不至,用以獻媚於鐵木兒。”
年級字:敢(P2) 作(P2) 敢(P2) 當(P2)
魯迅《兩地書》十八:“敢作敢當,也是不可不有的精神。”
年級字:興(P2) 妖(P3) 作(P2) 亂(P2)
比喻壞人破壞搗亂,或壞思想擴大影響。同“興妖作怪”。
年級字:將(P3) 無(P2) 作(P2) 有(P1)
元·康進之《李逵負荊》第一折:“不要你將無來作有,則要你依前來依後。”
年級字:無(P2) 相(P1) 無(P2) 作(P2)
年級字:並(P2) 肩(P3) 作(P2) 戰(P4)
密切配合,一起打仗。比喻團結合作,共同完成某項任務。
年級字:諸(P4) 惡(P3) 莫(P2) 作(P2)
諸惡:各種壞事。佛家語,凡是壞事都不要做。舊時用以勸人行善。
年級字:自(P1) 作(P2) 門(P1) 戶(P1)
《舊唐書·韋雲起傳》:“今朝廷之內,多山東人,而自作門戶,更相剡薦,附下罔上,共爲朋黨。”
年級字:所(P2) 作(P2) 所(P2) 為(P2)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十六回:“自此鳳姐膽識愈壯,以後所作所為,諸如此類,不可勝數。”
年級字:自(P1) 主(P1) 創(P4) 作(P2)
詞性:名詞
利用新技術和技巧主動對工作程序或事物進行改善、改進、或創新。
年級字:大(P1) 有(P1) 作(P2) 爲(P2)
清·畢沅《續資治通鑑·宋紀理宗景定四年》:“仁宗治效浹洽,神宗大有作爲。”
年級字:裝(P1) 妖(P3) 作(P2) 怪(P1)
清·古吳墨浪子《西湖佳話·白堤政跡》:“只應送來這些詩,不是陳腐,就是抄襲,若要新奇,便裝妖作怪,無一首看得上眼。”
年級字:認(P2) 敵(P3) 作(P2) 父(P1)
把仇敵當作父親。比喻甘心賣身投靠敵人。同“認賊作父”。
蒲韌《二千年間》八:“同時也不能不想那些認敵作父、賣國求榮的大漢奸。”
年級字:扭(P4) 直(P1) 作(P2) 曲(P2)
年級字:擅(P4) 作(P2) 威(P3) 福(P1)
元·無名氏《連環計》第一折:“方今漢朝獻帝在位,被那董卓專權,擅作威福,生殺由己。”
年級字:扭(P4) 曲(P2) 作(P2) 直(P1)
元·嶽伯川《鐵柺李》第一折:“兄弟,您哥哥平日不曾扭曲作直,所以不走不逃。”
年級字:自(P1) 作(P2) 自(P1) 受(P2)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僧問金山穎:‘一百二十斤鐵枷,教阿誰擔?’穎曰:‘自作自受。’”
年級字:作(P2) 態(P2)
忸怩:羞慚的樣子。形容不自然,不大方,含羞做作的樣子。
巴金《談〈春〉》:“倘使小說不能作爲我作戰的武器,我何必化那麼多的功夫轉彎抹角、忸怩作態,供人欣賞來換取作家的頭銜呢?”
年級字:強(P2) 作(P2) 解(P2) 人(P1)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謝安年少時,請阮光祿道《白馬論》,爲論以示謝。於時謝不即解阮語,重相諮盡。阮乃嘆曰:‘非但能言人不可得,正索解人亦不得。’”
年級字:炊(P0) 砂(P4) 作(P2) 飯(P1)
砂,同“沙”。煮沙子作飯。比喻徒勞無功,白費氣力。
唐·顧況《行路難》詩:“君不見擔雪塞井徒用力,炊沙作飯豈堪吃?”一本作“炊砂作飯”。
年級字:追(P1) 歡(P1) 作(P2) 樂(P2)
元·王實甫《麗春堂》第三折:“瓊英,你到那裏,好生追歡作樂,務要丞相歡喜。”
年級字:指(P2) 鹿(P2) 作(P2) 馬(P1)
詞性:動詞,形容詞
成語有意誤導。
指: 指稱。
鹿: 花鹿。
為: 成為。
馬: 馬隻。
比喻有意顛倒黑白,混淆是非。
《三國志·魏志·鮑勳傳》:「落下大軍還洛陽,曜有罪,勳奏絀遣。而曜密表勳私解邕事。昭曰:『勳指鹿作馬,收付廷尉。』」
年級字:移(P2) 孝(P1) 作(P2) 忠(P2)
謝覺哉《不惑集·愛父母》:“不錯,封建社會曾把養父母這件事塗上一些神祕色彩。它是利用人類熱愛父母——‘孝親’的自然倫理,要人民‘移孝作忠’。”
年級字:悔(P3) 其(P2) 少(P1) 作(P2)
年級字:打(P1) 躬(P3) 作(P2) 揖(P0)
拱、揖:兩手合抱致敬。彎身報拳行禮。表示恭敬順從或懇求的樣子。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十七回:“寶玉見他這樣,還認作是昨日晌午的事,那知晚間的這件公案,還打躬作揖的。”
年級字:作(P2) 金(P1) 石(P1) 聲(P1)
金石:鐘磬之類的樂器,聲音清脆優美。比喻文章優美,音調鏗鏘。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孫興公作《天台賦》成,以示範榮期雲:‘卿試擲地,要作金石聲。’”
年級字:蠻(P6) 來(P1) 生(P1) 作(P2)
年級字:裝(P1) 腔(P5) 作(P2) 勢(P3)
這種裝腔作勢,沒有真情實感的作品,根本不值得一讀。
年級字:別(P1) 作(P2) 一(P1) 眼(P1)
年級字:裝(P1) 聾(P3) 作(P2) 啞(P4)
年級字:混(P5) 作(P2) 一(P1) 談(P2)
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當作同樣的事物談論。同“混爲一談”。
年級字:武(P2) 不(P1) 善(P2) 作(P2)
《西遊記》第六三回:“常言道:‘武不善作’,但只怕起手處不得留情,一時間傷了你的性命。”
年級字:百(P1) 堵(P4) 皆(P3) 作(P2)
《詩經·小雅·鴻雁》:“之子於垣,百堵皆作。雖則劬勞,其究安宅。”
年級字:呼(P2) 牛(P1) 作(P2) 馬(P1)
比喻別人罵也好,稱讚也好,決不計較。同“呼牛呼馬”。
《莊子·天道》:“昔者子呼我牛也,而謂之牛,呼我馬也,而謂之馬。”
年級字:興(P2) 妖(P3) 作(P2) 孽(P0)
妖魔鬼怪到處鬧事作亂。比喻小人興風作浪,爲非做歹。
明·瞿佑《剪燈新話·永州野廟記》:“此物在世已久,興妖作孽,無與爲比。”
年級字:作(P2) 舍(P2) 道(P1) 邊(P1)
在路旁築室,和過路人商量。比喻各有各的說法,事情沒法做成功。
《詩經·小雅·小旻》:“如彼築室於道謀,是用不潰於成。”《後漢書·曹褒傳》:“諺言作舍道邊,三年不成。”
年級字:敢(P2) 作(P2) 敢(P2) 為(P2)
《隋唐演義》六十九回:“敢作敢為,並不知宮中忌憚。”
年級字:認(P2) 奴(P2) 作(P2) 郎(P2)
《景德傳燈錄·良价禪師》:“師曰:‘城中不顛倒,因什麼認奴作郎?’”
年級字:故(P1) 態(P2) 復(P4) 作(P2)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八大王》:“今老將就木,潦倒不能橫飛,故態復作,我自不懈耳。”
年級字:興(P2) 風(P1) 作(P2) 浪(P1)
興、作:引起。原指神話小說中妖魔鬼怪施展法術掀起風浪。後多比喻煽動情緒,挑起事端。
元·無名氏《鎖魔鏡》第一折:“嘉州有冷,源二河,河內有一健蛟,興風作浪,損害人民。”
年級字:回(P1) 作(P2) 喜(P1)
元·李致遠《還牢末》第一折:“這兩個孩兒,要在他手裏過日子,只得回嗔作喜。”
年級字:一(P1) 鼓(P2) 作(P2) 氣(P1)
詞性:形容詞
成語趁熱打鐵,
一氣呵成憑藉開始時的信念、志氣和勇氣向終點前進。
一鼓 : 第一次擊鼓,出發、開始。
作 : 振作。
氣 : 勇氣。
第一次擊鼓時士氣振奮。
《左傳. 莊公十年》。 『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年級字:爲(P2) 虎(P1) 作(P2)
倀:倀鬼,古時傳說被老虎吃掉的人,死後變成倀鬼,專門引誘人來給老虎吃。替老虎做倀鬼。比喻充當惡人的幫兇。
《太平廣記》卷四百三十:“倀鬼,被虎所食之人也,爲虎前呵道耳。”宋·孫光憲《北夢瑣言逸文》卷四:“凡死於虎,溺於水之鬼號爲倀,須得一人代之。”
年級字:爲(P2) 非(P2) 作(P2) 惡(P3)
年級字:作(P2) 作(P2) 有(P1) 芒(P3)
作作:光芒四射的樣子。形容光芒四射。也比喻聲勢顯赫。
《史記·天官書》:“歲陰在酉,星居午。……作作有芒。”
年級字:所(P2) 作(P2) 所(P2) 爲(P2)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十六回:“自此鳳姐膽識愈壯,以後所作所爲,諸如此類,不可勝數。”
年級字:認(P2) 奴(P2) 作(P2)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五:“若不顛倒,因什麼認奴作郎。”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四:“禮拜一任禮拜,不得認奴作郎。”
年級字:逢(P4) 場(P2) 作(P2) 戲(P2)
逢:遇到;場:演戲的場地。原指舊時走江湖的藝人遇到適合的場合就表演。後指遇到機會,偶爾湊湊熱鬧。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六:“竿木隨身,逢場作戲。”
年級字:成(P1) 羣(P6) 作(P2) 隊(P2)
《水滸傳》第一○四回:“更有那村姑農婦,丟了鋤麥,撇了灌菜,也是三三兩兩,成羣作隊……呆呆地立着,等那粉頭出來。”
年級字:下(P1) 車(P1) 作(P2) 威(P3)
原指封建時代官吏一到任,就顯示威風,嚴辦下屬。後泛指一開頭就向對方顯示一點厲害。
《漢書·序傳》:“定襄聞伯素貴,年少,自請治劇,畏其下車作威,吏民竦息。”
年級字:工(P1) 作(P2) 效(P3) 率(P3)
詞性:名詞
常見詞組產出率工程、作業。
年級字:小(P1) 題(P2) 大(P1) 作(P2)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七十三回:“沒有什麼,左不過他們小題大作罷了,何必問他?”
年級字:官(P2) 僚(P0) 作(P2) 風(P1)
「官」- 受政府委任服務市民的人員。「僚」- 一起工作的官,同僚。
「官僚」官員之間的工作態度或風格 : 官僚作風、官僚主義。
泛指官員與官員或不同部門的官員為市民服務的流程過於小心,太多重複。動機可能是避免錯漏,也可能沒有與時並進,結果要市民來來回回,無法確家完成的時間,甚至無法完成。
年級字:一(P1) 家(P1) 之(P2) 作(P2)
《宋書·范曄傳》:“不得志,乃刪衆家《後漢書》爲一家之作。”
年級字:從(P1) 中(P1) 作(P2)
清·張集馨《道鹹宦海見聞錄》:“是以糧道必應酬將軍者,畏其從中作梗也。”
年級字:老(P1) 蠶(P0) 作(P2) 繭(P6)
宋·蘇軾《石芝》:“老蠶作繭何時脫?夢想至人空激烈。”
年級字:自(P1) 作(P2) 主(P1) 張(P2)
元·無名氏《謝金吾》第三折:“但那楊景是一個郡馬,怎好就是這等自做主張,將他只一刀哈喇了。”
年級字:為(P2) 虎(P1) 作(P2)
倀:倀鬼,古時傳說被老虎吃掉的人,死後變成倀鬼,專門引誘人來給老虎吃。替老虎做倀鬼。比喻充當惡人的幫兇。
《太平廣記》卷四百三十:“倀鬼,被虎所食之人也,為虎前呵道耳。”宋·孫光憲《北夢瑣言逸文》卷四:“凡死於虎,溺於水之鬼號為倀,須得一人代之。”
年級字:胡(P1) 作(P2) 亂(P2) 爲(P2)
《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世人決不可戲而不戲,胡作亂爲。”
年級字:彈(P4) 劍(P4) 作(P2) 歌(P1)
唐·李白《行路難·其二》:“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
年級字:默(P3) 不(P1) 作(P2) 聲(P1)
討論會上,大家都對提出的問題踊躍發表意見,而他卻一直~。
年級字:自(P1) 我(P1) 作(P2) 古(P1)
唐·劉知己《史通·稱謂》:“唯魏收遠不師古,近非因俗,自我作故,無所憲章。”
年級字:作(P2) 夫(P2) 人(P1)
婢:侍女;夫人:主婦。舊時指在文藝方面雖刻意模仿別人,但才力和作品的規模總趕不上。
唐·張彥遠《法書要錄》引南朝梁袁昂《古今書評》:“羊欣書如大家婢爲夫人。雖處其位,而舉止羞澀,終不似真。”
年級字:觀(P2) 機(P2) 而(P1) 作(P2)
《隋書·賀婁子幹傳》:“今臣在此,觀機而作,不得準詔行事。”
年級字:營(P4) 私(P3) 作(P2) 弊(P5)
清·譚嗣同《代擬上諭》:“總期民隱盡能上達,督撫無從營私作弊爲要。”
年級字:作(P2) 惡(P3) 多(P1) 端(P2)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四十二回:“想當初作惡多端,這三四日齋戒,那裏就積得過來。”
年級字:大(P1) 作(P2) 文(P1) 章(P3)
年級字:作(P2) 賊(P3) 心(P1) 虛(P4)
宋·釋悟明《聯燈會要·重顯禪師》:“卻顧侍者雲:‘適來有人看方丈麼?’侍者雲:‘有。’師雲:‘作賊人心虛。’”
年級字:作(P2) 如(P2) 是(P1) 觀(P2)
如是:如此,這樣;觀:看,看法。抱這樣的看法。泛指對某一事物作如此的看法。
《金剛經》:“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年級字:無(P2) 惡(P3) 不(P1) 作(P2)
詞性:形容詞
常見詞組幹盡了壞事。
清·鄭燮《範縣署中寄舍弟墨書》五:「宋自紹興以來,主和議,增歲幣,送尊號,處卑朝,括民膏,戮大將,無惡不作,無陋不爲。」
年級字:作(P2) 育(P2) 人(P1) 材(P2)
年級字:徇(P0) 私(P3) 作(P2) 弊(P5)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八十三回:“誰想這夥官員,貪濫無厭,徇私作弊,克減酒肉。”
年級字:慌(P3) 作(P2) 一(P1) 團(P3)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十五回:“蕭長貴正在自己兵船上睡覺,忽聽得外面一派人聲,接着又有洋槍、洋炮聲音,拿他從睡夢中驚醒,直把他嚇得索索的抖,在被窩裏慌作一團。”
年級字:認(P2) 雞(P1) 作(P2) 鳳(P4)
《萬善同歸集》卷一:“如楚國愚人認雞作鳳,猶春池小果執石爲珠。但任淺近之情,不探深密之旨。”
年級字:大(P1) 題(P2) 小(P1) 作(P2)
將磊韙寫成小文章。比喻把重大問題當作小事情來處理。
老舍《讀〈套不住的手〉》:“這篇作品不是小題大作,而是大題小作,篇幅不長,而意義很大。”
年級字:亂(P2) 作(P2) 一(P1) 團(P3)
魯迅《熱風·隨感錄三十三》:“他拿了儒、道士、和尚、耶教的糟粕,亂作一團,又密密的插入鬼話。”
年級字:作(P2) 姦(P5) 犯(P4) 科(P1)
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若有作姦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
年級字:為(P2) 人(P1) 作(P2) 嫁(P3)
原意是說窮苦人家的女兒沒有錢置備嫁衣,卻每年辛辛苦苦地用金線刺鄉,給別人做嫁衣。比喻空為別人辛苦。
唐·秦韜玉《貧女》詩:“苦為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
年級字:爲(P2) 非(P2) 作(P2) 歹(P2)
元·尚仲賢《柳毅傳書》:“我且拿起來,只一口將他吞於腹中,看道可還有本事爲非作歹。”
年級字:改(P2) 過(P1) 作(P2) 新(P1)
元·施惠《幽閨記·會赦更新》:“陀滿興福,父母妻兒都殺戮,逃命潛奔,哨聚山林暫隱身,心闌意卸,天幸遭逢頒大赦,改過作新,作個清平無事人。”
年級字:造(P1) 作(P2) 矯(P4) 揉(P5)
郭沫若《女神·春蠶》:“蠶兒呀,你的詩可還是出於有心?無意?造作矯揉?自然流瀉?”
年級字:天(P1) 不(P1) 作(P2) 美(P1)
天不成全美事。多指要進行的事情因颳風下雨而受到了影響。
孫犁《芸齋瑣談(四)》:“天不作美,忽然飄起雪花來。”
年級字:認(P2) 賊(P3) 作(P2) 子(P1)
明·徐復祚《一文錢》第三齣:“有一等顛倒喪志,投東覓西,失卻眼前至寶,這便是認賊作子。”
年級字:作(P2) 奸(P3) 犯(P4) 科(P1)
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若有作奸犯科及爲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
年級字:九(P1) 原(P1) 可(P1) 作(P2)
九原:春秋時晉國卿大夫的墓地在九原,因稱墓地;作:起,興起。設想死者再生。
《國語·晉語八》:“趙文子與叔向遊於九原,曰:‘死者若可作也,吾誰與歸?’”
年級字:作(P2) 法(P1) 自(P1) 斃(P3)
《史記·商君列傳》:“商君亡至關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無驗者,坐之。’商君喟然嘆曰:‘嗟乎!爲法之敝一至此哉!’”
年級字:以(P1) 身(P1) 作(P2) 則(P3)
巴金《家》二十五:“這其間不顧一切阻礙以身作則做一個開路先鋒的便是許倩如。”
年級字:二(P1) 一(P1) 添(P3) 作(P2) 五(P1)
本是珠算除法的一句口訣,是二分之一等於零點五的意思。比喻雙方平分。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二回:“好好兒的‘二一添作五’的家當,如今弄成‘三一三十一’了。”
年級字:電(P2) 子(P1) 書(P1) 小(P1) 作(P2) 家(P1)
詞性:名詞
學習
自2013 年由香港衍盛數碼和雅典娜e學園開始舉辦的週年「電子書小作家」比賽。
年級字:角(P2) 磨(P3) 作(P2) 雞(P1) 頭(P1)
fēng chài zuò yú huái xiù
年級字:蜂(P2) 作(P2) 於(P2) 懷(P3) 袖(P2)
《晉書·劉毅傳》:“蜂蠆作於懷袖,勇夫爲之驚駭,出於意外故也。”
年級字:拉(P1) 大(P1) 旗(P3) 作(P2) 虎(P1) 皮(P1)
年級字:擲(P4) 地(P1) 作(P2) 金(P1) 石(P1) 聲(P1)
rì chū ér zuò rì rù ér xī
年級字:日(P1) 出(P1) 而(P1) 作(P2) ,(P1) 日(P1) 入(P1) 而(P1) 息(P1)
詞性:形容詞
文言文字詞形容勤懇有規律的工作態度。
太陽升起就起來勞動,太陽下山就休息。原指上古人民的生活方式,後亦泛指單純簡樸的生活。
《莊子·讓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於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
nìng kě qīng pín bù zuò zhuó fù
年級字:寧(P4) 可(P1) 清(P1) 貧(P3) ,(P1) 不(P1) 作(P2) 濁(P4) 富(P3)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招慶道匡》:“寧可清貧自樂,不作濁富多憂。”
shǔ zhōng wú dà jiàng liào huà zuò xiān fēng
年級字:蜀(P1) 中(P1) 無(P2) 大(P1) 將(P3) ,(P1) 廖(P0) 化(P1) 作(P2) 先(P2) 鋒(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