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字:萬(P2) 家(P1) 生(P1) 佛(P3)
宋·戴翼《賀陳待制啓》:“福星一路之歌謠,生佛萬家之香火。”
年級字:佛(P3) 口(P1) 蛇(P4) 心(P1)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二十:“諸佛出世,打劫殺人,祖師西來,吹風放火,古今善知識佛口蛇心,天下衲僧自投籠檻。”
年級字:立(P1) 地(P1) 成(P1) 佛(P3)
佛家語,禪宗認爲人皆有佛性,棄惡從善,即可成佛。此爲勸善之語。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昭覺勤禪師法嗣》:“廣額正是個殺人不眨眼底漢。颺下屠刀,立地成佛。”
年級字:佛(P3) 頭(P1) 着(P2) 糞(P3)
着:放置。原指佛性慈善,在他頭上放糞也不計較。後多比喻不好的東西放在好東西上面,玷污的好的東西。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七:“崔相公入寺,見鳥雀於佛頭上放糞,乃問師曰:‘鳥雀還有佛性也無?’師曰:‘有。’崔曰:‘爲什麼向佛頭上放糞?’師曰:‘是伊爲什麼不向鷂子頭上放?’”
年級字:阿(P2) 彌(P6) 陀(P5) 佛(P3)
佛教語,信佛的人用作口頭誦頌的佛號,表示祈禱祝福或感謝神靈的意思。
元·張國賓《合汗衫》第四折:“張壽友曰:‘阿彌陀佛,這個是誰?’卜兒雲:‘這便是媳婦兒。’”
年級字:借(P1) 花(P1) 獻(P3) 佛(P3)
《過去現在因果經》一:“今我女弱不能得前,請寄二花以獻於佛。”
年級字:訶(P0) 佛(P3) 詆(P0) 巫(P4)
宋·朱熹《祭魏元履國錄文》:“兄實高明,卒監此心,顧託警勵,琅琅其音。訶佛詆巫,考禮正俗,奉承靡他,葬又得卜。”
年級字:佛(P3) 頭(P1) 著(P2) 糞(P3)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崔相公入寺,見鳥雀於佛頭上放糞,乃問師曰:‘鳥雀還有佛性也無?’師雲:‘有。’崔雲:‘爲什麼向佛頭上放糞?’師雲:‘是伊爲什麼不向鷂子頭上放?’”
年級字:佛(P3) 心(P1) 蛇(P4) 口(P1)
年級字:長(P1) 齋(P5) 禮(P2) 佛(P3)
唐·杜甫《飲中八仙歌》:“蘇晉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
年級字:呵(P3) 佛(P3) 罵(P3) 祖(P1)
原指如果不受前人拘束,就可以突破前人。後比喻沒有顧慮,敢做敢爲。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五:“是子將來有把茅蓋頭,呵佛罵祖去在。”
年級字:長(P1) 齋(P5) 繡(P4) 佛(P3)
長齋:終年吃素;繡佛:刺繡的佛像。吃長齋於佛像之前。形容修行信佛。
唐·杜甫《飲中八仙歌》:“蘇晉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
年級字:見(P1) 性(P3) 成(P1) 佛(P3)
性:本性。佛教禪宗認爲只要“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就可以成佛。
宋·釋惟白《續傳燈錄》卷五:“久參泐潭,潭因問:‘禪師西來單傳心印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子作麼生會?’師曰:‘某甲不會。’”
年級字:天(P1) 壇(P5) 大(P1) 佛(P3)
詞性:名詞
天壇大佛(The Big Buddha)是一座位於香港大嶼山寶蓮寺前木魚峰上的釋迦牟尼佛像,座落於海拔520米的昂坪。佛像坐在268級石階上,由207塊銅片組成,高26.4米,連蓮花座及基座總高約34米,重250公噸,是世界上第二大的戶外青銅座佛。於1990年動工,用了3年多的時間,佛家阿彌陀誕辰日開光。現在是香港著名的旅遊景點之一。
年級字:訶(P0) 佛(P3) 罵(P3) 祖(P1)
元·許謙《與趙伯器書》:“不然,則梯接凌虛,而遽爲此訶佛罵祖耳。”
年級字:佛(P3) 眼(P1) 相(P1) 看(P1)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二十八:“你若和我好意,佛眼相看;若不好時,帶累一城百姓受苦,都死於非命。”
年級字:揀(P4) 佛(P3) 燒(P2) 香(P1)
唐·寒山《詩》之一五九:“擇佛燒好香,揀僧歸供養。”
年級字:成(P1) 佛(P3) 作(P2) 祖(P1)
《白雪遺音·馬頭調·小尼姑》:“成佛作祖待作甚麼?陳妙常也曾還俗過。”
年級字:泥(P2) 多(P1) 佛(P3) 大(P1)
泥土越多,佛像就塑得越大。比喻底子厚或增加進來的多成就就大。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二十:“十五日已前,水漲船高;十五日已後,泥多佛大;正當十五日,東海鯉魚。”
年級字:佛(P3) 頭(P1) 加(P1) 穢(P4)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七:“崔相公入寺,見鳥雀於佛頭上放糞,乃問師曰:‘鳥雀還有佛性也無?’師曰:‘有。’崔曰:‘爲什麼向佛頭上放糞?’師曰:‘是伊爲什麼不向鷂子頭上放?’”
年級字:蛇(P4) 心(P1) 佛(P3) 口(P1)
佛的嘴巴,蛇的心腸。比喻話雖說得好聽,心腸卻極狠毒。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二十:“諸佛出世,打劫殺人,祖師西來,吹風放火,古今善知識佛口蛇心,天下衲僧自投籠檻。”
年級字:一(P1) 佛(P3) 出(P1) 世(P1)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九回:“[差撥]把林沖罵得一佛出世,那裏敢擡頭應答。”
年級字:佛(P3) 性(P3) 禪(P0) 心(P1)
《水滸傳》第四五回:“那衆僧都在法壇上看見了這婦人,自不覺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一時間愚迷了佛性禪心,拴不定心猿意馬。”
年級字:綸(P0) 音(P1) 佛(P3) 語(P1)
年級字:青(P1) 燈(P1) 古(P1) 佛(P3)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一八回:“可憐繡戶侯門女,獨臥青燈古佛旁!”
年級字:佛(P3) 眼(P1) 佛(P3) 心(P1)
孫梨《白洋澱紀事·光榮》:“你還是佛眼佛心,把人全當成好人。”
年級字:急(P1) 來(P1) 報(P2) 佛(P3) 腳(P2)
宋·劉攽《中山詩話》:“王丞相嗜諧謔。一日,論沙門道,因曰:‘投老欲依僧。’客遽對曰:‘急則抱佛腳。’”
年級字:無(P2) 佛(P3) 處(P2) 稱(P2) 尊(P3)
宋·黃庭堅《跋東坡書寒食詩》:“應笑我於無佛處稱尊也。”
年級字:臨(P3) 時(P1) 抱(P1) 佛(P3) 腳(P2)
原意爲年老信佛,以求保佑,有臨渴掘井之意。後因稱平時無準備而事急時倉猝張羅爲“臨時抱佛腳”。
年級字:送(P1) 佛(P3) 送(P1) 到(P1) 西(P1)
年級字:送(P1) 佛(P3) 送(P1) 到(P1) 西(P1) 天(P1)
bù kàn sēng miàn kàn fó miàn
年級字:不(P1) 看(P1) 僧(P0) 面(P1) 看(P1) 佛(P3) 面(P1)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二十六回:“你不看僧面看佛面,我恁說着,你就不依依兒。”
bù niàn sēng miàn niàn fó miàn
年級字:不(P1) 念(P1) 僧(P0) 面(P1) 唸(P2) 佛(P3) 面(P1)
草明《乘風破浪》十七:“你不念僧面唸佛面啊,人家老大娘都把你想壞啦。”
fó gāo yī chǐ mó gāo yī zhàng
年級字:佛(P3) 高(P1) 一(P1) 尺(P1) ,(P1) 魔(P5) 高(P1) 一(P1) 丈(P2)
原爲佛家告誡修行者,要警惕外界誘惑。佛,指佛法;魔,指魔法。後用以比喻一方勢力(多指正義的)增長,與之對立的另一方勢力(多指非正義的)則加倍增長。
明·李贄《與梅衡湘書》:“‘佛高一尺,魔高一丈。’昔人此言,只要人知有佛即有魔,如形之有影,聲之有響,必然不相離者。”
yī fó chū shì èr fó shēng tiān
年級字:一(P1) 佛(P3) 出(P1) 世(P1) ,(P1) 二(P1) 佛(P3) 生(P1) 天(P1)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三:“閤家見防禦說得傷心,一齊號哭起來。直哭得一佛出世,二佛生天,連崔生也不知陪下了多少眼淚。”
yī fó chū shì èr fó niè pán
年級字:一(P1) 佛(P3) 出(P1) 世(P1) ,(P1) 二(P1) 佛(P3) 涅(P0) 槃(P0)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三十九回:“打得宋江一佛出世,二佛涅槃,皮開肉綻,鮮血淋漓。”
fó shì jīn zhuāng rén shì yī zhuāng
年級字:佛(P3) 是(P1) 金(P1) 裝(P1) ,(P1) 人(P1) 是(P1) 衣(P1) 裝(P1)
意爲佛像的光彩要靠塗金,人樣的俊俏要靠衣飾。比喻人內裏不足,要靠外表。
明·馮夢龍《醒世恆言》第一卷:“常言道:佛是金裝,人是衣裝。”
yī fó chū shì èr fó shēng tiān
年級字:一(P1) 佛(P3) 出(P1) 世(P1) ,(P1) 二(P1) 佛(P3) 昇(P3) 天(P1)
明·馮夢龍《醒世恆言》第三十八卷:“[李清]直等到一佛出世,二佛昇天,方纔有個青衣童子開門出來。”
fó shì jīn zhuāng rén shì yī zhuāng
年級字:佛(P3) 是(P1) 金(P1) 妝(P4) ,(P1) 人(P1) 是(P1) 衣(P1) 妝(P4)
指佛靠金子裝點,人靠衣飾打扮。比喻人內裏不足,要靠外表。
陳若曦《求田問舍》:“佛是金妝,人是衣妝,房子要招徠顧客,據說非要一番粉飾不可。”
fàng xià tú dāo lì dì chéng fó
年級字:放(P1) 下(P1) 屠(P5) 刀(P1) ,(P1) 立(P1) 地(P1) 成(P1) 佛(P3)
佛家勸人改惡從善的話。比喻作惡的人一旦認識了自己的罪行,決心改過,仍可以很快變成好人。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五十三:“廣額正是個殺人不眨眼底漢,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píng shí bù shāo xiāng jí lái bào fó jiǎo
年級字:平(P1) 時(P1) 不(P1) 燒(P2) 香(P1) ,(P1) 急(P1) 來(P1) 抱(P1) 佛(P3) 腳(P2)
諺語。原比喻平時不往來,遇有急難纔去懇求。後多指平時沒有準備,臨時慌忙應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