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字:不(P1) 卑(P3) 不(P1) 亢(P0)
卑:低、自卑;亢:高傲。指對人有恰當的分寸,既不低聲下氣,也不傲慢自大。
明·朱之瑜《答小宅生順書十九首》:“聖賢自有中正之道,不亢不卑,不驕不謅,何得如此也!”
年級字:亢(P0) 音(P1) 高(P1) 唱(P1)
漢·傅毅《舞賦》:“動朱脣,紆清揚,亢音高唱,爲樂之方。”
年級字:扼(P6) 亢(P0) 背(P1)
扼:用力掐着。亢:通“吭”,喉嚨。拊:擊,拍擊。掐住喉嚨,捺住背脊。比喻控制要害,制敵於死命。同“扼吭拊背”、“扼骯拊背”。
年級字:正(P1) 容(P2) 亢(P0) 色(P1)
茅盾《第一階段的故事》五:“‘這就該說是‘上海的外國小姐’纔對呀!’趙夫人正容亢色地說。”
年級字:藏(P2) 頭(P1) 亢(P0) 腦(P2)
《朱子語類輯略》卷七:“鄉里諸賢文字,以爲皆不免有藏頭亢腦底意思,有學者來問,便當直說與之。”
年級字:批(P2) 亢(P0) 抵(P3)
猶批亢搗虛。比喻抓住敵人的要害乘虛而入。亦指有縫便鑽,從中取利。
漢·楊雄《法言·重黎》:“巇可抵乎?” 唐·韓愈《釋言》:“弱於才而腐於力,不能奔走乘機抵巇,以要權利。”
年級字:批(P2) 亢(P0) 搗(P5) 虛(P4)
批:用手擊;亢:咽喉,比喻要害;搗:攻擊;虛:空虛。比喻抓住敵人的要害乘虛而入。
《史記·孫子吳起列傳》:“救鬥者不博戟,批亢搗虛,形格勢禁,則自爲解耳。”
年級字:等(P2) 禮(P2) 相(P1) 亢(P0)
漢·劉向《說苑·君道》:“今王將東面,目指氣使以求臣,則廝役之材至矣;南面聽朝,不失揖讓之禮以求臣,則人臣之材至矣;西面等禮相亢,下之以色,不乘勢以求臣,則朋友之材至矣。”
年級字:亢(P0) 極(P2) 之(P2) 悔(P3)
亢:至高的;悔:災禍。意爲居高位的人要戒驕,否則會失敗而後悔。後也形容倨傲者不免招禍。
《周易·乾》:“上九,亢龍有悔。”《晉書·齊王冏傳》:“今明公忘亢極之悔,忽窮高之兇。棄五嶽之安,居累卵之危,外以權勢受疑,內以百揆損神。”
年級字:亢(P0) 龍(P2) 有(P1) 悔(P3)
亢:至高的;悔:災禍。意爲居高位的人要戒驕,否則會失敗而後悔。後也形容倨傲者不免招禍。
年級字:不(P1) 亢(P0) 不(P1) 卑(P3)
亢:高傲;卑:低、自卑。指對人有恰當的分寸,既不低聲下氣,也不傲慢自大。
明·朱之瑜《答小宅生順書十九首》:“聖賢自有中正之道,不亢不卑,不驕不謅,何得如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