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字:苦(P1) 不(P1) 堪(P6) 言(P1)
堪:能。痛苦或困苦到了極點,已經不能用言語來表達。
宋·李昌齡《樂善錄·劉貢父》:“晚年得惡疾,鬚眉墮落,鼻樑斷壞,苦不可言。”
年級字:不(P1) 堪(P6) 一(P1) 擊(P3)
不堪:經不起。形容力量薄弱,經不起一擊。也形容論點不嚴密,經不起反駁。
年級字:不(P1) 堪(P6) 言(P1) 狀(P2)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十二回:“做官的未必都是那一班人,然而我在南京住了幾時,官場上面的舉動,竟有不堪言狀的。”
年級字:不(P1) 堪(P6) 回(P1) 首(P1)
堪:可以忍受;回首:回顧,回憶。指對過去的事情想起來就會感到痛苦,因而不忍去回憶。
唐·戴叔倫《哭朱放》:“最是不堪回首處,九泉煙冷樹蒼蒼。”
年級字:不(P1) 堪(P6) 入(P1) 耳(P1)
詞性:形容詞
常見詞組難聽、刺耳悦耳動人、悦耳、動聽無法忍受的聲音或其內容。
「堪」能夠、可以的意思: 堪當重任、堪以告慰。
「不堪」不能忍受,不能支持: 難堪、不堪一擊、狼狽不堪、疲憊不堪、不堪設想。
「人耳」耳朵的聽覺或心裏都不能忍受所聽到的內容和意思,例如: 髒話、別人的私生活的謠言。
明·李開先《市井豔詞序》:「二詞譁於市井,雖兒女子初學言者,亦知歌之,但淫豔褻狎,不堪入耳。」
年級字:不(P1) 堪(P6) 入(P1) 目(P1)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二十三回:“此數餚也,以先生視之,固不堪入目矣。”
年級字:疲(P3) 憊(P6+) 不(P1) 堪(P6)
劉操南《武松演義》第十回:“犯人一上梃棍,坐臥不得,只是局侷促促地擠做一團,弄得疲憊不堪。”
年級字:狼(P2) 狽(P5) 不(P1) 堪(P6)
《三國志·蜀志·馬超傳》:“寬、衢閉冀城門,超不得入。進退狼狽,乃奔漢中依張魯。”
年級字:破(P2) 爛(P3) 不(P1) 堪(P6)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十回:“一時風氣大變,沒有一個不是穿的極破爛不堪的。”
年級字:不(P1) 堪(P6) 造(P1) 就(P1)
茅盾《蝕·追求》八:“第三是學生們既然做不出文章,便是不堪造就,應當淘汰出去──這是清校。”
年級字:民(P1) 不(P1) 堪(P6) 命(P3)
《左傳·桓公二年》:“宋殤公立,十年十一戰,民不堪命。”
年級字:不(P1) 堪(P6) 設(P3) 想(P1)
詞性:形容詞
未來情況不能想象。指預料事情會發展到很壞的地步。
清·曾國藩《復吳南屏書》:“縱使十次速滅,而設一次遷延,則桑梓之患,不堪設想。”
年級字:不(P1) 堪(P6) 其(P2) 憂(P3)
《論語·雍也》:“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