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字:女(P1) 中(P1) 丈(P2) 夫(P2)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七:“雖說你是個女中丈夫,是你去畢竟停當。只是萬里程途,路上恐怕不便。”
年級字:尺(P1) 水(P1) 丈(P2) 波(P1)
唐·孟郊《君子勿鬱郁士有謗毀 者作詩以贈之》之一:“須知一尺水,日夜增高波。”
年級字:丈(P2) 二(P1) 和(P1) 尚(P2)
《金瓶梅傳奇》第六回:“諸方地保瞧見,恰似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不覺腿關節軟了下來,撲通撲通跪成一片。”
年級字:白(P1) 髮(P2) 千(P1) 丈(P2)
唐·李白《秋浦歌》詩:“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裏,何處得秋霜。”
年級字:黎(P4) 丘(P3) 丈(P2) 人(P1)
《呂氏春秋·疑似》:“樑北有黎丘部,有奇鬼焉,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狀。邑丈人有之市而醉歸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狀扶而道苦之。……丈人智惑於似其子者而殺其真子。”
年級字:食(P1) 味(P2) 方(P1) 丈(P2)
年級字:軟(P2) 紅(P1) 十(P1) 丈(P2)
宋·蘇軾《次韻蔣穎叔錢穆父從駕景陵宮》詩:“半白不羞垂領發,軟紅猶戀性車塵。”自注:“前輩戲語:‘西湖風月,不如京華軟紅香土。’”
年級字:日(P1) 落(P2) 千(P1) 丈(P2)
郭沫若《塔·喀爾蘿姑娘》:“人事變遷,真是誰也不能前料。回想起來僅僅是兩年間的歲月,而我這兩年間的生涯真正是日落千丈了。”
年級字:巾(P1) 幗(P0) 丈(P2) 夫(P2)
巾幗:古代婦女配戴的頭巾和髮飾,後借指婦女。有大丈夫氣慨的女子。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九回:“你要算個智、仁勇三者兼備的巾幗丈夫。”
年級字:食(P1) 必(P2) 方(P1) 丈(P2)
年級字:一(P1) 日(P1) 千(P1) 丈(P2)
孫中山《革命原起》:“不期年而加盟者逾萬人,支部則亦先後成立於各省。從此革命風潮一日千丈,其進步之速,有出人意表者矣。”
年級字:一(P1) 落(P2) 千(P1) 丈(P2)
詞性:形容詞
成語一敗塗地、一蹶不振一舉成名、一飛衝天失勢。
「一落」從上跌下、下跌、下降,
「千」千位的數字
「丈」距離或長度的量度單位,十足為一丈。
指下跌的速度很快,聲譽、地位或經濟狀況急劇下降。
唐·韓愈《聽穎師彈琴》詩:「躋攀分寸不可上,失勢一落千丈強。」
年級字:火(P1) 冒(P1) 三(P1) 丈(P2)
陶菊隱《籌安會六君子傳》:“章太炎以自己慘淡經營《民報》多年,一旦復刑,竟被擯斥,不由得火冒三丈。”
年級字:日(P1) 高(P1) 三(P1) 丈(P2)
猶日上三竿。形容太陽升得很高,時間不早了。也形容人起牀太晚。
明·湯顯祖《南柯記·錄攝》:“日高三丈,還不見六房站班,可惡可惡!”
年級字:食(P1) 案(P2) 方(P1) 丈(P2)
年級字:食(P1) 前(P1) 方(P1) 丈(P2)
方丈:一丈見方。吃飯時面前一丈見方的地方擺滿了食物。形容吃的闊氣。
《孟子·盡心下》:“食前方丈,侍妾數百人,我得志弗爲也。”
年級字:光(P1) 焰(P6) 萬(P2) 丈(P2)
光焰:光輝。燦爛的光輝射向遠方。原形容詩文美妙,留傳後世。現多形容新生事物前程遠大。
唐·韓愈《調張籍》詩:“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
年級字:百(P1) 丈(P2) 竿(P2) 頭(P1)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景岑禪師》:“百丈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年級字:光(P1) 芒(P3) 萬(P2) 丈(P2)
唐·韓愈《調張籍》詩:“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
年級字:萬(P2) 丈(P2) 深(P2) 淵(P5)
年級字:無(P2) 毒(P4) 不(P1) 丈(P2) 夫(P2)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五本第四折:“你不辯賢愚,無毒不丈夫。”
年級字:一(P1) 尺(P1) 水(P1) 十(P1) 丈(P2) 波(P1)
唐·孟郊《君子勿鬱郁士有謗毀 者作詩以贈之》之一:“須知一尺水,日夜增高波。”
wàn zhàng gāo lóu píng dì qǐ
年級字:萬(P2) 丈(P2) 高(P1) 樓(P2) 平(P1) 地(P1) 起(P1)
詞性:形容詞
諺語我國飛機製造業、造船工業、汽車工業都是~,一步一步建設起來的。
shù gāo qiān zhàng yè luò guī gēn
年級字:樹(P1) 高(P1) 千(P1) 丈(P2) ,(P1) 葉(P1) 落(P2) 歸(P3) 根(P1)
樹長得再高,落葉還是要回到樹根。比喻離開故土時間再長,最後還是要迴歸故土。
mó gāo yī chǐ dào gāo yī zhàng
年級字:魔(P5) 高(P1) 一(P1) 尺(P1) ,(P1) 道(P1) 高(P1) 一(P1) 丈(P2)
楊成武《層層火陣燒野牛》:“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在粉碎日寇‘駐屯清剿’的鬥爭中,冀中人民的天才創造——地道戰,大顯神威。”
fó gāo yī chǐ mó gāo yī zhàng
年級字:佛(P3) 高(P1) 一(P1) 尺(P1) ,(P1) 魔(P5) 高(P1) 一(P1) 丈(P2)
原爲佛家告誡修行者,要警惕外界誘惑。佛,指佛法;魔,指魔法。後用以比喻一方勢力(多指正義的)增長,與之對立的另一方勢力(多指非正義的)則加倍增長。
明·李贄《與梅衡湘書》:“‘佛高一尺,魔高一丈。’昔人此言,只要人知有佛即有魔,如形之有影,聲之有響,必然不相離者。”
dào gāo yī chǐ mó gāo yī zhàng
年級字:道(P1) 高(P1) 一(P1) 尺(P1) ,(P1) 魔(P5) 高(P1) 一(P1) 丈(P2)
詞性:形容詞
常用書面語,
多字熟語持續警惕邪惡的引誘。
「道」中國道教。
「高一尺」比喻法力提高了一尺。
「魔」魔鬼、魔怪。
「高一丈」比喻更厲害的法力。
原意是宗教家告誡修行的人要警惕外界的誘惑。後比喻取得一定成就以後往往面臨新的更大的困難。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五十回:「道高一尺魔高丈,性亂情昏錯認家。可恨法身無坐位,當時行動念頭差。」
yī chǐ shuǐ fān téng zuò yī zhàng bō
年級字:一(P1) 尺(P1) 水(P1) 翻(P2) 騰(P3) ,(P1) 做(P1) 一(P1) 丈(P2) 波(P1)
元·無名氏《爭報恩》第三折:“那妮子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怎當他只留支剌信口開合。”
yī chǐ shuǐ fān téng zuò bǎi zhàng bō
年級字:一(P1) 尺(P1) 水(P1) 翻(P2) 騰(P3) ,(P1) 做(P1) 百(P1) 丈(P2) 波(P1)
元·王曄《桃花女》第二折:“你將那半句話搬調做十分事,一尺水翻騰做百丈波。”
Zhàng fū zhì sì hǎi, wàn lǐ yóu bì lín
年級字:丈(P2) 夫(P2) 志(P2) 四(P1) 海(P1) ,(P1) 萬(P2) 里(P1) 猶(P5) 比(P1) 鄰(P3)
文言文字詞志在四方